魔鬼藏在細節裡,無論是選擇網路創業的新手賣家,或是實體零售老手想擴張版圖到線上通路,首次經營電商都有許多眉角要注意,CYBERBIZ 整理了 2 大重點,帶你避開電商經營誤區!改正錯誤,讓營收扶搖直上!
常見錯誤 1:賣錯商品
經營電商又要網站美化、部落格撰寫、投放廣告、粉絲團或社群維護等等,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無論網站多好、廣告預算多高、小編多有梗,電商要賺錢,最重要的還是「產品力」,也就是網站上賣的要是「會有人買的」產品,因此要避免的第一個錯誤就是「賣錯商品」。
最常發生賣錯商品的情況有兩種,第一種是有實體門市經驗的品牌常常將門市中的商品原封不動地全部移到網路上販賣。但其實門市和電商網站的客群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經營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透過數據的分析,來決定是否要調整網站中的品項或者是庫存量。
第二種則是較常發生在初創業的電商賣家身上,許多電商賣家在選品時,會看到「高需求性」,而忽略了許多高需求的產品其實同時都是「高競爭性」,也就是「很多人買,但同時也很多人賣」,因此賣家在品牌知名度以及顧客忠誠度尚未穩固時,應該確保一定的「差異化」。
- 產品差異化,如:功能、品質、特色、包裝,當然還有價格
- 附加服務差異化,如運送方式、付款方式、售後服務、客戶服務
- 品牌差異化,如企業價值
- 其他差異化,如提供試用、客製化、舊品折抵,其他特殊折扣與活動
初入電商市場時,也可以先上架到購物平台(如 PChome、momo),確認商品在已有流量的網站上賣不賣得出去,賣得出去,代表產品力沒問題,接下來自己營運官網時,就專心在集客與會員經營面下功夫即可。

常見錯誤 2:缺乏長程規劃
許多電商賣家會有每月的目標,例如網站營收 50 萬、新客註冊 100 人、訂單 500 筆、廣告 CPA 下降,並配合目標制定當月的行銷活動,例如說為了衝營收,安排折扣活動,或是為了衝新客數量,拉高新客禮,即使當下都能達成目標,久了就容易淪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情形,無法發覺整體經營上面臨的大問題,例如說新客獲取成本是否越來越高、新舊客比例是否失衡、客單價與回購率是否太低等等。
因此,在制定網站目標時,可以先訂出以年為單位的長程規劃,再切分出短程規劃。例如先訂出整年以及各月的營收目標後,再善用 網站的營收 = 網站流量 × 客單價 × 轉換率 公式,來切分出前幾個月目標是提升網站流量,中間幾個月主力放在提升客單價,最後幾個月致力於轉換率優化等等,這樣一來才能在達成短程目標的同時,讓網站的整體營運越來越健康。
同時,在制定長程規劃時,還要注意人力的配置以及系統功能的擴張需求,許多電商網站的營收成長遇到瓶頸,都是因為隨著訂單量增加,越來越多的庶務處理不及導致的,每月出貨 300 張訂單所需的時間與人力,和每月 3000 張訂單所需的時間與人力完全不同,因此最初就要規劃好,在營收成長到哪個階段時,要導入讓作業更有效率的工具,或者是在哪個時間點要招募員工,才不會因為後勤支援不足,造成顧客與訂單的流失。
評估系統時,不只是評估當下需要的功能,還應該將未來會需要的功能列入評估,來選擇最完整健全的服務,以及有能力按照需求擴增功能的系統商,不要因為「現在暫時還不需要」就選擇了簡易的服務,畢竟開始營運後還要更換系統商是非常費力的事情,盡量一次到位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網路創業不容易,擴張版圖到線上通路也不容易,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前輩分享的成功談與失敗談,也可以閱讀網路開店相關文章,汲取更多經驗後,相信您也可以走出最適合自己品牌的一條路。
更多與電商經營誤區相關的好文:
MeethHub:經營電子商務該避免發生的錯誤
電商Tony陳:電商是什麼?淺談我這幾年親眼見證的賺錢/失敗案例